首批公共課、專業課教材
如今西藏和四省藏區的佛學院已陸續投入運營,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和七所藏語系佛學院將形成藏傳佛教院校教育的新格局。雖然分布不同省區,但培養愛國愛教的高素質僧才的目標一致。這就要求在授課內容上應相互配套,同時與寺院學經班相銜接,客觀要求編寫一套從寺院學經班到各級佛學院,由淺到深,規范科學適用的教材體系,建立行之有效的三級學銜教材體系。
藏傳佛教院校建設教材,是藏傳佛教促進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有益補充。藏傳佛教文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寺院是藏傳佛教文化的主要載體,傳統學經體系是藏傳佛教文化傳承的基本方式,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當前形勢下,藏傳佛教經歷了與政教分離的重大變革,面臨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大課題,寺院性質和功能也隨之發生了本質變化,文化功能更加突顯。做好佛學院的教材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有利于推動藏傳佛教學銜體系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推進藏傳佛教教義教理中挖掘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工作,更是有利于培養愛國愛教僧才和促進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有力支撐。
藏傳佛教院校建設教材,是藏傳佛教新的學銜制度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新時期藏傳佛教學銜教育制度,是徹底廢除“政教合一”封建制度,人民當家作主,各族人民充分享受改革開放偉大成果,藏傳佛教走上與當今社會相適應的道路,開啟“再弘”新時期建立的新的學銜制度。通過十年來的試辦,得到廣大信教群眾普遍擁護,滿足了群眾的宗教愿望。但是“境外集團”勢力一直不甘心新的學銜迅速擴大,大肆引誘僧尼偷渡出境求學,以此強化其宗教地位,并派遣學成人員回國,企圖進入寺院從事分裂活動,成為宗教領域的隱患。做好佛學院的教材建設工作,是加強新一代宗教界隊伍建設,切斷以學經、學位為紐帶的境內外勾連,摒除分裂勢力的滲透空間,確保新的學銜制度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
藏傳佛教院校建設教材,是藏傳佛教服務創建平安和諧藏區的內在要求。歷史和時代召喚著藏傳佛教界發揚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不斷推進藏傳佛教教育工作健康發展,為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新的學銜制度不是要取代寺院學經班和傳統學位,而是進一步把學經學銜體系規范起來,各級佛學院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獨特的資源優勢,會引導更多的優秀僧才報考。做好佛學院的教材建設工作,關系到創建平安和諧的維穩工作大局,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在于依靠僧才,只有僧才才可保證藏傳佛教寺院促進自身建設,成為愛國愛教、教務自辦、宗教活動正常,內部管理規范,衛生文明的合法公共場所。培養一批高素質僧才已成為宗教院校過去、現在、將來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務。
藏傳佛教院校建設教材,是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舉措。學習是修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立藏傳佛教正常秩序必須重視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我國宗教院校教育事業發展迅速,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專業選擇也日趨多樣化,教材的種類和數量也相應隨之增加,但各佛學院出于硬件齊全軟件滯后的壓力,迫切需要進入教學狀態,倉促應景之下出了一些教材,教材整體管理與學院的發展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為此做好佛學院的教材建設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同政府及廣大信教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全面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主動適應社會,加快僧才隊伍建設刻不容緩。(文:米廣弘)
免責聲明:
1.來源未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注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系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新聞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國內) (國際) QQ:2326936829
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轉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線(www.blogcorse.com)網絡聯系人:子桑 聯系電話:010-85285027
辦公地址: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 郵編: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
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術支持:010-51662115轉8023
京ICP證020416號-1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359號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線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