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們生活壓力較大,越來越多地人到宗教中尋找依托,佛教的社會教化功能得到了有效發揮。宗教社會作用的“兩重性”呈現出許多新的復雜情況,因此要全面地歷史地認識和把握宗教兩重性,因勢利導,鼓勵宗教界弘揚宗教中的積極因素,抑制宗教中的消極因素。
對于企業來說,靈魂是企業家;對于企業家來說,信仰是靈魂。企業家與佛教的關系有著積極的互動,佛教影響企業家,一是信仰上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企業家尋求平安,遇到苦難求保佑。佛教帶來改變為,壓力減輕,有了信仰后行為有了規范,道德有了躍升,心中有了敬畏。從信仰中獲得了信心和力量。一是對企業的影響。一些商會、企業中層干部等,紛紛參加佛學講座,接受佛教的智慧人生教育,依法納稅,不做假冒偽劣,企業家成功了表現為善行上,修祠堂、寺廟。企業家們身處波濤洶涌的商業大潮中,精神緊張、壓力巨大,信仰給了他們相當大的慰藉。他們也從宗教中找到了立身的根本、做人做生意的原則,通過信仰結緣合伙人。
在信什么都有的企業界,信佛很流行。鳳凰衛視的老板劉長樂和海航老總陳鋒則對佛教有著執著的信仰。在商道和佛心之間,能否真正領悟、從容參透?每個一片“商”心在念佛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今天的佛教信仰與構建塑造企業家精神之間有著密切關系。企業精神與佛教信仰具有內在契合性,揭示了佛教思想對于構建企業精神以及促進現代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應該自覺樹立佛教中“自利利他”的精神,把造福社會作為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事實上只有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實現了社會效益最大化,其自身利益才能夠得到可靠保證,融合了傳統文化精髓和現代經濟社會特質的企業精神,正是企業家群體學習的寶貴財富。
如今不少企業家也從原先的慈善作秀、以利換名的利益價值觀逐漸轉變為這種“超我”價值觀。用自己的財富為社會、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讓人生變得更有價值。通過引導正確的佛教信仰來培育和構鑄現代企業的正能量,由此促成大批優秀企業家的成長,進而促進經濟的健康繁榮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對于建立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改革借鑒的重要途徑具有重要現實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免責聲明:
1.來源未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注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系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新聞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國內) (國際) QQ:2326936829
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轉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線(www.blogcorse.com)網絡聯系人:子桑 聯系電話:010-85285027
辦公地址: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 郵編: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
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術支持:010-51662115轉8023
京ICP證020416號-1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359號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線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