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義闡釋現場
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政教雙方互動的結果,政府為引導適應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極其重要,教義闡釋工作需要與藏傳佛教的客觀實際和政府部門的統籌協調結合起來,最終實現理論轉化進而指導實踐。
精準闡釋。縱觀現有闡釋理論,大都單打獨斗,呈現出散兵游勇式的體系,缺乏一個整體系統。再者,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重要缺陷之一在于,教義的闡釋過分偏重于純理論探討和介紹學者觀點理論,對該理論的適用環境、對象缺乏必要的說明,以至于出現一些為闡釋而闡釋的人云亦云、空談闊論之作。在闡釋理論時,應盡量做到客觀、全面和真實,避免因所占有的資料的不全或片面而致使所闡釋理論觀點的肢解和失真,特別是“共通”理論,應對該理論形成的歷史淵源、所適用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也就是說,在挖掘教義時,應當對它有全面、透徹的理解,對教義中不適時宜的內容和困擾發展不符史實的因素作出確切的回應。穩定是治國安邦的基礎,藏傳佛教界的僧眾和信教群眾,要精準把握,把闡釋工作作為積極引導宗教思想、文化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始終不渝地進行下去,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轉化實踐。僧尼是聯系廣大信教群眾的重要紐帶,在維護西藏和其他藏區社會穩定中應該發揮重要作用。為此,吸收專家學者理論研究的成果并構造理論體系的另一個前提條件是,必須對寺院的沿革現狀、僧尼的文化素質和法律意識,對他們的普遍接受程度要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避免生拉硬扯,水土不服。闡釋工作與僧才培養工作有著必然的聯系,培養工作以培養秉承愛國利民精神的僧才為目的,為闡釋工作提供人才基礎;闡釋工作又以促進僧才的思想理論實踐性為條件,為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精神動力,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才能保證藏傳佛教事業的健康發展,進而保證人才隊伍建設的生生不息。承擔教育主體的各佛學院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結合社會發展研討教義闡釋問題,研究整編統一的經典教學大綱,通過引進課堂、悉心教育和高效管理,幫助學僧提高覺悟、有效闡釋、著書立說,培養一批能結合時下進行闡釋的高素質僧才。
整體聯動。闡釋工作事關民族宗教、事關大局利益,注重研究解決教義闡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問題找出切實可行的對策,闡釋工作才具有真實形態的價值體現,才更容易為僧眾所接受和認可,達到惠民、惠寺、惠僧。闡釋工作不能僅僅依靠寺院,政府相關部門應該主動作為,舉辦各種培訓,開展各類活動,教育僧人切身了解世情、國情,提高政策和總結學識,增強闡釋工作的可行性。干部讀本不等于僧人教材,僧人同樣也是教義闡釋工作的主力軍,建立一支教規教義闡釋的骨干隊伍事關穩定及反分裂斗爭的程度。愛國守法、愛教守戒是當代藏傳佛教踐行愛國愛教優良傳統的具體要求,因此要邀請德高望重的僧人擔任宗教教義宣講團,以西藏和四省藏區新舊社會發展的對比和親身經歷,認清究竟是誰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究竟是誰為人民謀幸福,注重挖掘藏傳佛教教義蘊含的進步思想與法律法規的相通之處,用嘉言懿行引導僧人提高自律性,遞增同心意識,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作者為統戰理論學者)
免責聲明:
1.來源未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注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系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新聞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國內) (國際) QQ:2326936829
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轉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線(www.blogcorse.com)網絡聯系人:子桑 聯系電話:010-85285027
辦公地址: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 郵編: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
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術支持:010-51662115轉8023
京ICP證020416號-1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359號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線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