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法師講過一句話:“人成即佛成”。說的是:我們在人世間修行,無論是世間的善法還是出世間的善法,都是以人這個本體來踐行的。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開創了佛教,教導我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佛性。眾生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這四種生命形態,在佛的示現當中,主要講到的就是我們有情的人。“有情”指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智慧,可以經過修行去修正自己。
佛教就是這樣一個“以人為本”的完滿的宗教佛法強調: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一期一會,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輪回,乃至無量的輪回,那么這個主體還是我們眾生自己,還是我們人身這個本體。社會中講的“靈魂”,和佛法中稱之為“阿賴耶識”,是一個意思。
我們在世間修行,修持世間的善法——孝道、善業、善行、利他等等,這些都是佛法中十分贊同的。
佛弟子皈依時,會受持佛教“五戒”:殺、盜、淫、妄、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有些人會請受“菩薩戒”,這些戒律不是說受持一天兩天或者一段時間的,而是要一生受持。
這些戒律,就是我們世間的善法。
我們研究佛法,看了半天的經書,不該把五戒理解為是佛教的專屬,這些善法存在于世間的各個階層,儒家、道家、社會中,乃至西方文明發展較好的國土,都是存在的。
這是我們人類社會倫理道德的范疇,是人類應該共同遵守的準則,也是佛教教導我們的一個最根本的世間善法。(文、圖:云峰禪院)
免責聲明:
1.來源未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注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系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新聞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國內) (國際) QQ:2326936829
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轉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線(www.blogcorse.com)網絡聯系人:子桑 聯系電話:010-85285027
辦公地址: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 郵編: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
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術支持:010-51662115轉8023
京ICP證020416號-1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359號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線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