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五,是釋迦牟尼佛涅槃日。釋尊于周昭王二十四年降生,一生示現,于周穆王五十二年,世壽八十歲時,示現身疾,在娑羅林中雙樹之間吉祥而臥,入般涅槃。經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佛大音普告,聲至有頂;面門放光,遍照三千,六趣遇光罪垢消除;眾生悲鳴,大地山海皆悉震動。
涅槃,并非世人理解的生命的終結或者開始!赌鶚劷洝吩疲骸叭粢姺鹦阅軘酂⿶,是則名為大般涅槃!
釋迦佛祖百千億劫來屢屢的示生示滅,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睹罘ㄉ徣A經·如來壽量品》中,世尊把他方便示現生滅的真相揭示出來了: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于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彼哉吆。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彼贡娚、聞如是語,必當生于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于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印度犍陀羅地區
▲1-2世紀,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藏。此為佛傳浮雕涅槃圖殘存的局部。畫面最左端的執金剛神悲傷倒地,左臂高舉過頭,右手支地。畫面右側是佛陀最后的弟子須跋陀羅,他安詳地結跏趺坐在一旁禪修。右端有三根木棒懸掛著漉水囊,表現其行者的身份。
▲2-3世紀,白沙瓦出土,大英博物館藏。佛陀面貌安詳,右脅臥于娑羅雙樹間,帶頭光,波狀卷發,枕右臂,左手覆于大衣內。床后方站立四人,為拘尸那羅的末羅族人。
▲2-3世紀,大英博物館藏。畫面以右脅作獅子吉祥臥姿的佛陀為中心。床榻前,著右袒袈裟的比丘阿難,哀嚎倒地,阿那律伸出手來,作安慰狀。床前側身面向佛陀默默禪修的是最后弟子須跋陀羅。床尾有二人交談,是在摩揭陀游化的弟子大迦葉,從外道口中得知佛陀入滅。
▲約2-4世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佛陀在眾弟子圍繞之下,安然進入涅槃。上方中央雕塑有憂傷的娑羅樹女神。床尾撫著佛足禮拜的是從外地趕回的長老弟子大迦葉。
▲3世紀,柏林國立博物館藏。側臥的佛陀全身已用布纏裹,不見面目,應該是涅槃之后系列圖像中的遺體纏布場景。佛經中記載佛陀涅槃七日后,弟子依轉輪王荼毗法,以新凈棉及細毯裹其身,用香油為佛陀火化。
▲2-3世紀,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古城出土,塔克西拉博物館藏。圖左為佛涅槃圖,圖右側為兜率天上的彌勒菩薩說法圖。中間立柱刻禪坐像。
印度秣菟羅地區
▲3世紀,秣菟羅博物館藏,印度北方邦秣菟羅出土。涅槃題材在犍陀羅頗為流行,在秣菟羅亦有數件作品發現。秣菟羅出土的一些佛傳故事,在構圖上采用了犍陀羅雕刻從上到下分階段敘事的模式,在圖像上有所簡化。此塊石柱可能是佛陀一生中的重要事件,涅槃圖安置于末端。
印度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第26窟,約5-6世紀,石長約7.27米。
▲阿旃陀石窟第26窟,佛陀涅槃像(局部)。
新疆
▲克孜爾石窟第38窟,約4世紀壁畫。圖中佛身穿通肩袈裟,右脅而臥于七寶床上,雙足相累。頭部已殘損,有頭光及身光。
▲約6世紀,克孜爾石窟第17窟壁畫。壁畫位于甬道后壁,佛臥于七寶床上,面部豐圓,大耳及肩,寧靜安詳,似有微笑之態。佛的頭光及身光為五彩圓輪,色彩明麗。
▲約6-7世紀,克孜爾第80窟壁畫。
▲約6-7世紀,克孜爾第161窟壁畫。
敦煌
▲西千佛洞第6窟西壁,壁畫。
▲約6世紀,北周莫高窟第428窟,西壁壁畫。莫高窟現存最早的涅槃圖像,風格質樸有力。佛陀右脅而臥,雙臂直伸,造型獨特。畫中人物肌膚多已變色。
▲約6-7世紀,隋代莫高窟第295窟壁畫。
▲約8-9世紀,中唐莫高窟第158窟壁畫。
瓜州
▲約7-10世紀,唐代榆林窟第5窟造像。
▲約7-10世紀,唐代榆林窟第5窟造像。
天水
▲約14-17世紀,明代麥積山石窟第1窟造像。
重慶
▲約12-13世紀,宋代大足石刻。
▲約12-13世紀,宋代大足石刻。
浙江
▲約12-13世紀,南宋陸信忠繪,絹本設色,奈良國立博物館藏。圖右側有“慶元府車橋石板巷陸信忠筆”墨書落款,可知此圖為寧波佛畫匠師陸信忠所作。畫面中描繪了神情各異的弟子、慈愛的佛母,具有西域風采的力士,此間種種突出了佛陀涅槃時的安
詳。此幅用筆精致、設色濃艷、對比鮮明,裝飾效果明顯,是南宋寧波佛畫常用的表現手法。
斯里蘭卡
▲約10-12世紀,斯里蘭卡伽爾寺造像。
▲約10-12世紀,斯里蘭卡伽爾寺造像。
▲約10-12世紀,斯里蘭卡伽爾寺造像。
日本
▲應德涅槃圖,平安應德三年(1086),絹本設色,金剛峰寺藏。此畫右下題記有“平安應德三年(1086)”。為日本現存年代最早的涅槃圖,1951年指定為日本國寶。畫面以山水遠景為背景,包含世尊在內共四十二尊像,為緊密的群像構圖。每尊會眾旁附有榜題,書其姓名。該幅以細膩優雅的手法,表達佛涅槃的深遠意境,使平安時代末期的佛畫藝術達到最高峰,是日本佛畫的上乘之作。
▲涅槃圖,平安時代,約8-12世紀,絹本設色,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拘尸那羅 · 佛陀涅槃處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則用文學的語言,講述了佛陀涅槃時的歷史:
佛陀和比丘們到達娑羅樹林時,已是傍晚時份。佛陀著阿難陀在兩棵娑羅樹之間稍作清理,讓他在那兒躺下。佛陀側臥著,頭頂向北。所有比丘都圍在他身邊坐著。他們都知道佛陀當夜便要進入涅槃。
佛陀向上望去四周的娑羅樹,對阿難陀說:“阿難陀,看!現在還未到春天,但娑羅樹上已開滿了紅花。你可見到飄下來的花瓣,都落在‘如來’和比丘的僧衣上嗎?這樹林真美。你又看到西面天邊那火紅的落日嗎?你可聽到娑羅枝葉在微風中的颼颼聲響嗎?‘如來’覺得這些東西全都那么可愛動人。比丘們,如果你們想使我高興,如果你們想表達對‘如來’的敬愛和感恩,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將教理活用,實踐于生活之中!
這是一個很暖的晚上。烏帕巴納尊者本來站著替佛陀扇涼,但佛陀卻叫他不需要;蛟S,佛陀是不想他站在那里遮擋著這日落的美景吧。
佛陀突然問阿那律尊者:“為何不見阿難陀,他到那兒去了?”
其中一個比丘說:“我剛才看見隊難陀師兄在樹后飲泣。他還自言自語地說:‘我還未證得任何精神的道果,而師父便要長辭了。一向以來,沒有任何人比我師父更關心我的了!
佛陀著這比丘喚來阿難陀。佛陀安慰阿難陀說:“阿難陀,你不要傷心!鐏怼瘯r常都提醒你有關一切法的無常性。有生,便有死;有起,便有滅;有聚,便有散。怎可能會有生而無死?有起無而無滅?有聚而無散?阿難陀,你多年來都全心全意地照顧我,竭盡全力地幫忙我,我對你十分感激。阿難陀,你有很大的功德。但你是仍可更進一步的。只要你多一點用功,便可以跨越生死。你是可以證得自由解脫而超越所有煩惱的。我知道你是做得到的,而這將會是令我最快慰的事!
向著其他的比丘,佛陀說:“沒有人比阿難陀是更好的侍者了。過去曾有其他的侍從把我的衣缽丟到地上,但阿難陀卻從沒這樣。從最小至最大的常務,他都照顧得非常妥善。阿難陀永遠知道我要在何時何地與何人會面,不論是比丘、比丘尼、在家眾、大王、官臣、甚或其他教派的行都有。他把這些會議安排得智巧方便!鐏怼嘈胚^去未來,都再沒有一個覺者能找到一個比阿難陀更忠心和能干的侍者了!
阿難陀尊者把眼淚抹去,說道:“世尊,請你不要就在這里入滅。拘尸那只是一個到處都是泥房的小鎮。有很多更適合你入滅的大城鎮,如僧帕、王舍城、撟賞彌、或波羅奈斯國。請世尊你再選擇一處更為適合的地方,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可以見你最后一面!
佛陀說道:“阿難陀,雖然這里滿是泥房居舍,但拘尸那也是個很重要的地方!鐏怼貏e喜歡這里的森林。阿難陀,你見到落在我身上的娑羅花嗎?”
佛陀派阿難陀進入拘尸那,告訴末羅族人佛陀將會在當夜最后一更時分,在娑羅樹叢中入滅。末羅族人知道這消息之后,都立刻趕到森林里去,其中有一個名叫須跋特羅的苦行者。所有的人都只是依次向佛陀鞠躬頂禮,但須跋特羅卻請阿難陀尊者讓他跟佛陀面談。阿難陀拒絕讓他這樣做。他說佛陀太累了,不宜接見任何人。聽到他們的對話,佛陀便對阿難陀說:“阿難陀,讓須跋特羅行者與我談談吧!鐏怼瘯右娝!
須跋特羅跪在佛陀前面。他已久仰佛的教化,只是從來都未有機會與佛陀會面。他鞠躬說道:“世尊,我曾聽聞過很多精神導師的大名,如富蘭那迦葉、珊阇耶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飲婆羅、末伽利拘舍梨、迦羅鳩馱迦旃延和尼乾陀苦提子,我想請問,依你的看法,他們其中有沒有已證得真正覺悟的?”
佛陀答道:“須跋特羅,他們沒有證得覺悟,并不是我們需要談論的。須跋特羅,讓‘如來’指導你自己走上覺悟之道吧!
佛陀給須跋特羅講說八正道。他作結時這樣說:“須跋特羅,有人實踐八正道的地方,便可以找到開悟的人。須跋特羅,如果你依此道而行,你也可以得證覺悟!
須跋特羅行者頓時覺得心開意解,充滿喜悅。他又請求佛陀讓他受戒為比丘。佛陀囑阿那律尊者即時替他主持受戒儀式。須跋特羅這就成了佛陀最后一位弟子。
剃了頭之后,須跋特羅便受戒和獲贈一件衲衣與一只乞缽。佛陀這時環顧圍繞他坐著的比丘。他們很多都是從附近的地區前來的,人數將近五百。佛陀對他們講話。
“比丘們!如果你們還有任何難題或疑問,現在就是問‘如來’的時候了。請你們把握機會,不要在過后才自責為何今天面對佛陀而沒有問清楚!
佛陀這樣重覆說了三遍,但都沒有比丘發問。
阿難陀尊者高聲說道:“世尊,真好!我對比丘們很有信心。我對僧團充滿信心。每人都已經對你的法教全部理解。再沒有人對證得大道的教理有任何疑問和難題了!
佛陀說:“阿難陀,你這樣說,是由于你的信念所致。但‘如來’知道的,卻是直接所見!鐏怼肋@里的所有比丘,都對三寶具足信心。這些比丘最低道果的,都已證得了‘入流’之果!
佛陀又默默的望了僧眾一遍,然后說道:“比丘們,細聽‘如來’現在要說的話。一切法無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們要精進修行,以證得解脫!”
佛陀合上雙目。他說了最后的遺言了。大地震蕩。娑羅花如雨般從天降下。每個人都感到身心顫動。他們知道佛陀已進入了涅槃。
佛陀離開了。一比丘舉起雙手,仆墮在地上。他們高聲哀悼:“佛陀走了!世尊已經死了!世上再沒有正法眼了!我們應該以誰為皈依?”
這些比丘號哭之際,另一些則默然靜坐,觀察著呼吸和靜思佛陀的教誨。阿那律尊者對他們說道:“兄弟們,不要如此痛哭!佛陀世尊的教導,是有生必有死,有起必滅,有聚必有散。如果你們真正了解佛陀所教的,便應該停止這樣的騷亂。請你們都正坐起來,細觀呼吸。我們要保持安靜!
每個人都聽從阿那律的勸告,回到自己的原位坐下。尊者帶領他們誦經。這些內容關于無常、空性、無執和解脫的經文,都是他們已能背誦的。不到多久,氣氛便回復了肅穆莊嚴。
末羅族人燃點起火炬。誦念之聲在黑夜里回響著。每個人都專清高注地集中在經文上。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念誦,阿那律尊者給大家講話。他贊揚佛陀的功德業績,他的智慧、慈悲、賢行、定力、喜悅與平等心。阿那律尊者說過后,阿難陀尊者又與大家重溫佛陀一生的美事。兩位尊者整夜輪流演說。五百比丘和三百大家眾都默默地聆聽。一批火炬熄滅,另一比又被燃點起來,一直至天亮。
免責聲明:
1.來源未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注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系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新聞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國內) (國際) QQ:2326936829
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轉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線(www.blogcorse.com)網絡聯系人:子桑 聯系電話:010-85285027
辦公地址: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 郵編: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
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術支持:010-51662115轉8023
京ICP證020416號-1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359號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線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