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人居天地之間,與自然萬物、骨肉同胞乃是一體之親。從“天人合一”到“慈悲濟世、合和大同”,“環球同此涼熱”,人類始終就是一個整體,希冀與自然永久和諧相處。
2020年春天,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中國從作為致命冠狀病毒疫情中心的形象,轉變為有能力幫助遭受重創的地區抗擊這種疾病的全球專家形象!叭祟惷\共同體”這一理念,彰顯出崇高的精神價值和根本的指導意義。
第四次工業革命下的當今世界正處于世界多極化、政治多元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度越深化,世界范圍內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沖突終究引發種族之間和國家之間的矛盾和區域紛爭,導致重大變革、發展及深度調整局面。
世界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性力量逐漸取得平衡,面臨的不安定、不確定性增加。世界經濟的增長動力逐漸削弱,貧富差距逐漸擴大,地區的棘手問題處處潛伏。人類面臨了挑戰和難題,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
尤其近些年以來,全球的民粹主義逐漸抬頭,英國脫歐,意大利公投遭遇,中美貿易關稅調整……也許,到了疫情這個艱難的時刻,人們更關注和審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全球人類處于巨大變革大調整的漩渦中,但我們仍然心懷希望生活在這個世界。但是復雜多端的現實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
我們只有同心協力共同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生態環保的美好世界。
“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持久和平。
和平是人類的夢想,也是時代的主題,要讓和平不僅能夠實現,而且能夠持久,就必須要讓全人類都意識到彼此命運的休戚與共,風雨同舟。和平不止是不要戰爭,在像新冠疫情全球肆虐這樣的重大風險中,人類各族、各國、各人同樣應該承擔其各自的責任,為全世界的普遍安全與共同繁榮,做出力所能及、力所應及的努力。
在病毒面前,國際組織、各國政府與企業發揚伙伴精神,同氣連枝,互相支持,命運與共,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不謀而合。
“人類命運共同體”蘊含開放包容。
在災難面前,世界人民互相支持,為疫區和患者提供各種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全人類是緊密相連、相親相愛、互助友善的整體,其必然蘊含彼此之間的相互認可、相互尊重。世界文明是多樣的,發展模式是多元的,不同文明之間應該以交流、互鑒為常態,以共同進步為目標。
當今世界,全球范圍內的互動和融合越來越深化。防疫,我們面臨全球挑戰;全球氣候變化,我們面臨全球挑戰。需眾人攜手努力、同舟共濟。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迎接全球挑戰,創建美好人類社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
“人類命運共同體”寄望國際合作。
從“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到中國以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協助世界各國抗擊疫情,其維護世界人民共同福社之心、之力、之愿、之情,已得彰顯;而應其呼聲者,也越來越多。
面對疫情爆發,各國科研機構和科學家結成了防疫“共同體”。蓋茨基金會捐助500萬美元,專門資助新冠肺炎的研發工作,并提供相應的技術和專家支持。中外科學家爭分奪秒研究病毒,研制疫苗,一些外國科學家,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幫助疫區戰勝疫情。中國科學家已經成功分離毒株。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科學家積極行動,組成聯合攻關小組,取得多項關鍵成果。身處一線的中國科研人員則第一時間公布從患者體內分離出的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及時與世衛組織分享疫情信息,得到世衛組織的高度評價。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念,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佛教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提供了思想基礎
佛教的“緣起論”思想揭示了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世界是一個由互生關聯、相互依賴的各種條件組合而成的整體。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一切不是相互孤立的, 而是相互聯系的,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所以, 世界上的人類生存所依賴的自然以及人通過對自然的改造而形成的社會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可以推導出“依正不二”“同體大悲”等重要思想。這告訴我們有情正報的身心不能離開依報世界。這些都是佛教視角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解釋, 也是佛教慈悲思想的哲學基礎。
佛教認為,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離開因緣而獨立存在。同樣,每個人也都與其他眾生息息相關。從華嚴十玄門之因陀羅網法界門來看,宇宙間各類生命實質上是一個整體,佛菩薩也由此而生起與眾生的絕對平等心,生起為眾生拔苦與樂的慈悲心。佛教提出的慈悲理念和踐行慈悲理念,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提供了思想基礎。
面對世界范圍蔓延的疫情,佛教的慈悲精神鼓舞著人們用赤誠的愛心、慈心、同情心、惻隱心和憐憫心去關愛眾生, 以慈悲柔和的心懷去體諒、幫助他人, 去造福社會、造福人民, 幫助人們擺脫疫情帶來的各種精神困擾, 重建精神家園, 安頓身心,提升自我,從而在心靈深處培植善良、理智、從容的生活態度, 培養一種發揮愛心的道德情操。
《維摩詰經》云:隨其心凈則國土凈。假如能受持佛教的慈悲精神,無論是對自身內心煩惱的降伏,還是對外在生態環境和人際關系的改善,大到國與國之間的交往, 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免責聲明:
1.來源未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注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注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系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國內) (國際) QQ:2326936829
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轉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線(www.blogcorse.com)網絡聯系人:子桑 聯系電話:010-85285027
辦公地址: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 郵編: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
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術支持:010-51662115轉8023
京ICP證020416號-1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359號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線版權所有